走,一起进去看看吧!”说罢,他不由分说,就拉着郭奎往里间走去。
与酒肆外表的破旧简陋成为鲜明对比的是,酒肆的里间装饰的颇有异国风情,甚至可以说华丽:在房屋的中间是一张紫檀木圆桌,三张用玳瑁、玛瑙装饰的软榻上铺着柔软的兽皮和鸟羽斗篷,两个皮肤黝黑的商贾各自斜倚在一张软榻上,让怀中半身赤裸的女人给他们喂剥开的橘子。
宋飞虎站在空着的那张卧榻后面,右手按在腰间的短刀上。在软榻的后面,是一尊面容怪异的青铜神像,那双硕大的眼睛正死死的盯着刚刚进门的郭奎,让他不寒而栗。
“介绍一下吧!”吴泽笑着指了指那两个软榻上的深褐色皮肤男人:“左边那个名叫赵顺,他父亲是南洋胡商,母亲是汉人,所以他通晓南洋蛮语,帮南洋胡商做些通译、牙人的事情过活;
右边那位叫巴法,也是一个南洋胡商,他的生意做的不小,在光是他自己就有五条船,每年运到番禺来的各色货物如玳瑁、犀角、珊瑚、香料、珍珠、象牙等就价值好几百万钱,这间酒肆就是用他给我的钱买的!”
“那他干嘛给你钱?”
“你要知道,按照大汉的律法,这些胡商不能进入内地,只能在自己船上或者番禺呆着。所以他们只能把自己的货物在专门的坊市卖给官府或者我们本国的商贾,由其代售。这些帮胡商代售南洋货物的商贾通常都是先拿货,等卖完了货物之后再结货款;本来这也还好,但这些胡商的家乡路途遥远,一般都要一年或者两年才能往返番禺一次。
久而久之,这些代售的商贾就会拖延支付货款,一拖就是两三年,甚至四五年、七八年的都有,有的胡人海商在海上遇到风浪或者海贼,船毁人亡的,他们就干脆吞下货物,据为己有。这位巴法就被拖欠了不少货款,他找番禺的官府告状,那几个拖欠他货款的都是本地的强宗豪右,哪个理他一个外乡人?
我进城之后正好受命巡逻街道,遇到几个豪右的家奴趁乱打劫,被我带人当街杀了,悬首示众。这赵顺看到了,觉得我应该不会畏惧那些侵吞他们货款的商贾,就带着巴法找到我这里来了!”
“你替他把钱拿回来了?”郭奎问道。
“不错!”吴泽笑道:“很简单的事,我带着几十个兄弟披甲持兵来到那几家商贾,巴法他们把契约一亮,那几家商贾很痛快的就付清了!”
“那他们给你多少报酬?”郭奎好奇的问道。
吴泽笑了笑,对那赵顺道:“这位是我好友,你告诉他你们给了多少?”
“借吴兄之力,我们这次一共要回了三十五万钱,还有蜀锦三百匹,花罗两百段,对鸟花卉纹绮六百匹,另外还有一些器皿!”赵顺笑道:“巴法老爷让我告诉吴兄,要来的财物里铜钱他可以全部拿走,锦缎和器皿要带回去售卖,不过可以用等值的铜钱或其他货物补偿!巴法老爷,我说的对不对呀?”他最后那句话却是对巴法说的。
“不错!”巴法推开身旁的女郎,坐起身来,用十分生硬的汉话道:“吴兄要来的钱物我一样都不要,都送给吴兄作为谢礼!”
“那你岂不是什么都没得到?”郭奎不解的问道:“不,你还损失了不少,毕竟那些商贾也只是拖欠货款,现在不给不等于将来不会给,你送给吴兄可就永远都不属于你了!”
可能是因为对于汉话掌握的还很不熟练的缘故,这次巴法口中吐出的是一连串叽里呱啦的南洋土话,郭奎一句也听不懂。
赵顺翻译道:“您不明白,这些汉人的代售商人一开始不是这样的,都是很讲道理,结款也很及时,我们的商人远道而来遇到事故麻烦的,他们还会出钱出人相助。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就变了,一开始是对拼搭在船上的小商人拖欠克扣货款,然后是有一两条船的商人,现在连我这样的大商人也这样。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他们绝不会满足已经得到的,只会越要越多,最后搞得生意做不下去的。
原本这生意是很好的,你们汉人的丝绸、各种漆器、铜器,在我们那儿、身毒(印度古称)都很受欢迎,可以卖很高的价钱;我们带来的象牙、玳瑁、各色宝石、各种香料你们汉人也很喜欢,可以卖一个好价钱。只要有公道之人处事,我们就很高兴了。吴兄能够给我们公道,那我宁可把这些钱送给吴兄买个公道,也不愿意让这些坏人得利!”
“那你就都拿了?”郭奎向吴泽问道。
“那怎么可能?”吴泽笑道:“盗亦有道,我若是把钱都拿走了,岂不是和那些仗势欺人的恶商一样了。我按照规矩,只取了十分之一,一部分给了兄弟们让他们托人带回家中,还有一些便买了几间店铺,为大伙儿将来在番禺的长久打算!”
“你还打算在这里长久待下去?你就不怕瘴气?”吴泽惊讶的问道。
“不怕!”吴泽笑道:“这番禺你也看到了,这城里少说也有六七万人,他们都不怕,我怕什么?就算将来得了瘴气死了又如何?水旱蝗灾、刀枪箭矢也能杀人,至少在这里,能让我干一番事业,总比留在赣县当个狗
第137章 夷商(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